鄉村振興
冬棗供不應求 職工甜蜜致富
作者:劉小艷 王延順
來源:“學習強國”兵團學習平臺
日期:2022-08-26
8月19日,記者來到一師十六團七連職工劉俊倫的14畝棗樹地里,這幾年,劉俊倫在20座大棚里栽種了7000棵棗樹。
冷棚里的棗在陽光下閃閃發光,一串串青澀的棗擠在一起壓彎了枝條,還需要一個月才能成熟。而在一旁的暖棚里,又大又紅的冬棗已經成熟,一口咬下去,甜蜜入心。
“這個暖棚里的棗,果大皮薄、口感好,最多的一串可以掛20多個果,相比一般的棗,要早一個月成熟。今天摘下來的棗,明天就空運到杭州了?!眲⒖愓f。
這份甜蜜的收獲,離不開十六團黨委的支持、團農發中心的技術幫助。今年是劉俊倫種植冬棗的第二年,每到棗樹枝枯病防治、清園工作、修枝等關鍵時刻,農發中心的專業技術人員章莉萍都會及時出現在劉俊倫的棗園里,指導他開展病蟲害防治、水肥管理等。
劉俊倫的棗供不應求,一成熟就有商家訂購,除了銷售到阿克蘇、阿拉爾及周邊團場外,還有一些遠道而來的客商將紅棗從新疆運到沿海城市銷售,讓那里的人們品嘗到來自新疆的甜蜜味道。
“我的每棵棗樹能產3.5公斤棗,今年預計可以收入70萬元?!眲⒖悩泛呛堑馗嬖V記者。
責任編輯:楊倩 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