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
現代農業的“智”與“質”
2022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兵團時指出,兵團農業機械化程度高,農業規?;a、產業化經營條件好,在糧棉油、果蔬生產等方面優勢明顯,要在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二師鐵門關市立足實際,發揮資源優勢,不斷做大做強棉花、香梨、辣椒和番茄等特色產業,現代農業建設步伐提速,農業綜合產能不斷提升,從2012年到2021年,農業總產值由65.2133億元增長至139.7312億元、糧食總產量由56141噸增長至101880噸。
糧食安全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生命線,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二師鐵門關市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重要抓手,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截至2021年底,二師鐵門關市建成高標準農田102萬畝,已初步實現“灌排設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間道路暢通、農田林網健全、生產方式先進、產出效益較高”的目標。
二十一團十一連職工李愛德今年種了90畝小麥,這已經是他連續第四年種植小麥。他說:“以前種小麥都是大水漫灌,畝產在400公斤左右,現在建設了高標準農田,平整溝渠、覆蓋滴灌,既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又達到節水節肥的效果,今年小麥畝產達到了570公斤?!?/span>
俗話說,中國棉花看新疆,新疆棉花看兵團。2022年二師鐵門關市棉花播種面積73.07萬畝,預計籽棉總產34萬噸、皮棉12萬噸。
近年來,二師鐵門關市狠抓棉花品種和質量提升,制定《2022年第二師鐵門關市棉花質量提升行動工作方案》等,投入376.75萬元棉花質量提升資金鼓勵職工種植優良棉花品種,二師鐵門關市“一主一輔”棉花品種播種面積61.56萬畝,種植面積覆蓋率達84.3%。
同時,大力推廣“干播濕出”技術播種棉花21萬畝,有效預防季節性災害,保證苗齊苗壯,較常規冬灌、春灌棉田節約水量200立方米/畝。目前,二師鐵門關市節水灌溉作物面積已達128萬畝。
今年,二十九團二十連黨支部書記何建華在自家棉田里帶頭使用“干播濕出”播種技術,較傳統種植方式出苗時間早且苗齊。他說:
“現在從播種到打藥、采收,全程機械化作業,從源頭上提高了棉花品質,降低了種植成本。目前,我種植的棉花長勢非常不錯,接下來繼續加強棉鈴期管理,注意病蟲害防治,年底豐產豐收不是問題?!?/span>
近年來二師鐵門關市農業生產體系不斷完善,農業機械裝備結構不斷優化,所有的播種機都應用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棉花播種的株距和行距誤差不超過2%。截至2021年底,二師擁有大中小型拖拉機6874臺,聯合收獲機253臺,農機總動力達44.9萬千瓦,小麥、番茄、甜菜100%機械化采收,棉花機械化采收率在98%以上,農業綜合機械化率在96%以上。
二師鐵門關市依托本土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種植,在焉耆墾區已建成26萬畝標準化辣椒、番茄生產示范基地,扶持培育庫爾勒香梨產業,種植總面積12.5萬畝,香梨產業全產業鏈總產值可達20億元。
二十一團素有“中國辣椒之鄉”的美譽。近年來,二十一團黨委結合實際,大力發展辣椒產業,采取“企業+合作社+職工”的模式,逐步建立“訂單式”產業鏈條。今年6月,二十一團與鐵門關市國碩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簽約年產1300噸辣椒紅色素提取項目,該項目總投資3.2億元。
二十一團黨委書記韓繼超說:“我們將繼續把發展特色農業產業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擴大種植規模,發展精深加工,不斷延伸上下游產業鏈,提高經濟效益,帶領職工群眾過上‘火辣辣’的好日子!”
目前二師鐵門關市擁有農產品加工企業149家,其中兵團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8家,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爭取中央財政獎補資金6000萬元,45個項目的實施拉動社會投資21.76億元,608家農工專業合作社帶動1.8萬余名職工群眾增收,資產總額16.1億元。
新起點擘畫新藍圖,新作為護航新征程。二師鐵門關市將充分發揮規?;r業的優勢,持續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堅持穩糧、優棉、強果、興畜、精特色,因地制宜發展壯大優勢產業,促進二師鐵門關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作出更大貢獻。責任編輯:楊倩 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