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
淡水魚游進鹽堿灘 激活“三到頭”生態經濟
8月7日,在位于一師十四團的天鵝湖景區內,幾只鸕鶿時而在水中嬉戲覓食,時而翩飛起舞,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融的生動畫卷盡收眼底。
“景區試養淡水魚后,水環境質量有所改善,越來越多野生鳥類選擇到此棲息,很多鳥類從以前的‘稀客’變成了‘??汀??!笨粗焖{水清的天鵝湖濕地景區不時飛來的水鳥,十四團金楊鎮四連黨支部書記、連管會指導員王遠奇告興奮地告訴記者。
十四團金楊鎮過去一直被喻為一師阿拉爾市水到頭、路到頭、田到頭的“三到頭”團場。為更好地開發和利用鹽堿水域,近兩年,該團鎮因地制宜將生態、旅游、水產養殖相結合成立鄉村旅游合作社,在發展旅游業的基礎上,探索生態經濟之路。
位于十四團四連的天鵝湖景區水域面積達800畝,分南北兩部分,沿塔里木河南岸灌區排堿渠自然衍生,水質屬于鹽堿水,每年有天鵝、鸕鶿、白鷺、白頭黃鴨等鳥類到此棲息,自然環境優越,又因為離市區近,一度成為一師阿拉爾市職工群眾游玩的好去處,但過去生態環境還是比較單一。
2021年,新疆湖塘生態養殖模式構建與示范項目在天鵝湖濕地公園正式掛牌,該項目是塔里木大學承擔的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藍色糧倉科技創新專項的子課題,這為天鵝湖景區鹽堿水域環境綜合治理和漁業協調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塔里木大學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宋勇是負責該項目的人員之一,從去年開始,他和他的學生們定期來天鵝湖提供技術服務。
試驗證明,鹽堿水不僅適宜某魚養殖,而且養殖其品質好、味道鮮。同時,在鹽堿區開挖魚塘后,周邊耕地的土壤鹽分也淋溶到魚塘之中,符合多種耐堿植物的生長。開挖100畝魚塘,可抬田造地60畝,周邊耕地也可恢復耕種。
“去年剛開始時,作為實驗,我們往天鵝湖里面放了鰱魚、草魚、鯉魚。鯽魚,和少量其他魚類,??通過一年的實驗,我們發現草魚、鯽魚和鯉魚生長情況比較好。所以,今年我們放養的是草魚和??鯽魚為主?!彼斡抡f。
發展鹽堿水養殖是變廢為寶、變害為寶,解決生態問題和解職工群眾增收的有效路徑,如今淡水魚養殖項目獲得成功,為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 “雙贏”打下良好基礎。
“我們經常會來這里喂魚、散步、跳舞,感覺身心都特別放松,而且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了,鳥類也多了?!闭f起家門口的變化,居住在附近的四連職工馬云彩深有體會。
今年4月,四連在天鵝湖景區投放草魚等其他魚類時,圍網投放羅非魚6000尾,目前已經上市,羅非魚肉質鮮美,市場反響良好。
“初步估計,今年合作社可以增收10萬元,明年,我們打算在景區附近開發200畝魚塘,發展鹽堿水養殖,打造集釣魚基地、船屋餐飲區、魚屋民宿區,打造娛樂、休閑、體驗于一體的特色文旅產業?!蓖踹h奇說。
責任編輯:楊倩 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