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團動態
瞧,這里的孩子多幸福!
自對口援疆工作開展以來
河南省始終將教育援疆擺在重要位置
教育援疆工作
始終以落實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
以提升教師隊伍素質為核心
以增進交流交往交融為紐帶
助力師市教育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起來看看
做好“傳幫帶”
留下帶不走的教師隊伍
“好,我們來看第四題,《愛蓮說》中比喻某些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4月28日,走進紅星高級中學高三(2)班,王海森正在給學生講解試卷。作為援疆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王海森十分注重鍛煉學生的思辨能力,總會用各種方式拉近課程內容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課堂妙趣橫生,讓學生愛聽課、能進步。
“以前我的語文成績基本上都是100分左右,現在能穩定在110分,有時候還能上120分?!备呷?)班學生李想告訴記者。
王海森從事高中語文教學工作十余年,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不僅培養出了許多優秀學生,還積極發揮“傳幫帶”作用,先后與多位青年教師結為師徒,幫助他們迅速成長,同為高三年級語文教師的張晶晶就是其中一位。
“剛開始對重難點的把握還是不準,有了王老師的指導后,教學方式方法都有了很明顯的進步?!睆埦Ьдf。
2014年3月至今,王海森連續參加了河南省第八、九、十批對口援疆工作,在紅星高級中學擔任高中語文教師和班主任,今年已經是第9個年頭了。
王海森只是眾多援疆教師的一個縮影。自援疆教師們來到師市開展教育教學工作以來,發揮各自的優勢和特長,在培養團隊、推動青年教師業務能力提高、推動教育教學和課堂改革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切實為學校發展助力。2021年,紅星高級中學高考成績穩步提升,再創歷史新高:一本上線率43.6%,比2020年增長2個百分點,本科上線率91.9%,同比增長2.4個百分點。
為切實有效提升師市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教育援疆團隊采取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方式,依托河南名師骨干來哈送教,舉辦星光大講堂援疆名師系列講座,選派教師赴豫跟崗培訓,累計培訓受援地教師2000余人(次)。
輸血變造血
“組團式”援疆結碩果
“學校開設了各種社團,課余時間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我非常開心?!?月29日,說起學校的變化,新星市第一中學學生謝佳美高興地說。
學生們感受到的眾多變化是援疆團隊在新星市第一中學“組團式”援疆的成果。
為發揮教育牽引作用,增強新星市吸引力,2021年,援疆團隊高標準謀劃新星市第一中學建校工作,探索智力托管模式。河南省第二實驗中學對新星市第一中學開展“組團式”教育援疆。
在“組團式”教育援疆模式下,新星市第一中學教師管理團隊由5名河南省第二實驗中學名師骨干、8名第三批“萬人援疆計劃”優秀教師組成,傾力打造“品牌學校、品質教師、品位學生”三品教育。
擔任教研室主任的周楓琳格外注重對青年教師的培養?!爸性麕熀驮畧F隊一定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我們現在每周教研組都會開會,盡可能在短時間內讓學校的青年教師們快速成長起來。同時還在不斷完善我們云工作室,之后即便是我們走了,也能通過云工作室繼續進行教學指導?!敝軛髁照f。
自“組團式”教育援疆團隊來到新星市一中后,按照“1356”的辦學思路,進行多方面的教育教學變革,提出了“把作業寫在大地上”的教學理念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學生自主成長發展理念。目前,學校在民族團結和兵團“雙減”案例評比中都獲得了優秀的成績,還有30多名教師在兵團、師市各級各類教學比賽中斬獲好成績。
為進一步提升師市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充分發揮“組團式”援疆優勢,2021年新選派第三批教育部“組團式”援疆教師50人,河南師范大學研究生支教團11人,西部計劃志愿者56人,其他柔性支教10人,年度總人次達266人次,讓師市從義務教育到高中再到職業教育,各方面都上了一個新臺階。
下一步,援疆團隊將繼續加大教育援疆工作力度,發揮援疆的綜合效益,不斷提升師市教育發展水平。
責任編輯:于婷 李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