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
吳剛:樁樁件件都是暖心事
吳剛(右一)和項目組人員一起看望項目沿線群眾(資料圖片)。何玉蓮 攝
8月初的南疆驕陽似火,新疆北新路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新路橋集團)人民武裝部(綜治辦)主任吳剛帶著攝影器材,穿梭在施工一線?!斑@次來工地,一是督導項目導師帶徒,二是拍攝民族團結方面的素材,制作宣傳片?!眳莿傉f。
從事工程建設20多年的吳剛,回憶起參與G314奧(奧依塔克)布(布倫口)公路項目的場景記憶猶新。該項目是連通中國與巴基斯坦、中東及南亞次大陸的陸上通道,也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交通要道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年,吳剛擔任該項目第三合同段項目部副書記。
當時,工程開工便面臨拆遷問題。如何“陽光拆遷”“和諧拆遷”?這是擺在吳剛面前的重要問題?!昂迷谟型碌獭ぐ鸵栏编l長?!眳莿傉f,“我的這位老大哥,群眾工作能力強、能吃苦,在群眾中威信很高?!?/p>
吳剛和吐堤·巴依成了形影不離的工作伙伴。為勸說征地線內的牧民盡早遷居,他們一家家反復做工作,逐一解決牧民的困難;沿著蓋孜河翻山越嶺到建房新址周邊勘察地形。翻過了幾個山頭,吳剛已經記不清,但高原反應讓他喘不過來氣,肺要炸了一般。最終,項目部在全線3個標段中最先完成拆遷主體工作,保障了路基正常施工。
“項目建在哪里,民族團結的事就做到哪里?!边@句話吳剛始終銘記于心。
奧布公路項目建設中,阿克朗大橋是節點性控制工程,挖孔、放炮、打樁,晝夜施工在所難免。眼看著開工在即,大橋附近的8戶牧民犯了愁,一會兒放炮、一會兒打樁,羊群不吃不喝,老人孩子失眠怎么辦?就在大家犯嘀咕時,吳剛主動上門:“雖然不在紅線內,但要讓大家心里踏實?!边@句話給牧民吃了定心丸。項目部出資5萬元為鄉親們建起彩鋼板房,羊群吃喝正常了,老人孩子可以安心睡覺了。
在當地,牧民經濟來源單一,收入微薄。吳剛提議并經公司同意,帶動沿線群眾參與工程建設,實現“工程提進度、群眾能致富”的雙贏局面。
經過努力,奧布公路項目前期引入的31位牧民已經從當初只會搬石頭抹砂漿的“小工”,逐漸成為熟練掌握技術的電焊工、鋼筋工、鏟車操作手,更有12名工人經過不斷學習成長,擔負起了奧布公路項目全線重點工程水電站一號橋特大橋T梁預應力混凝土壓漿的高技術專業工作,凸顯出少數民族職工鉆研技術、勤勞致富、適應高原工作的優勢,不僅為奧布公路項目的建設發揮了作用,還掌握了先進的生產技術。
為牧民送生活用水;“牽線搭橋”讓他們過上24小時有電的生活,定期檢修電路、普及安全用電知識;在項目部掛起為沿線牧民“義診”的牌子,為牧民送藥品……施工的兩年多時間里,吳剛和同事們做了很多事?!昂萌藚?!”這是樸實的牧民對他們說得最多的話,也是最掏心窩的話。
“熱愛兵團、奉獻兵團”這是吳剛的信念。他說,他的父親修了一輩子的鐵路,自己就出生在修庫爾勒鐵路的途中,骨子里流淌的就是路橋人的夢想。2019年,吳剛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
責任編輯:克迪爾亞·庫爾班 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