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
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多措并舉確保資助對象精準
今日,教育部舉辦第十場“教育這十年”“1+1”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年來學生資助工作的進展。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馬建斌在答問環節介紹了十年來在推進學生資助政策落實落細上采取的具體措施。
馬建斌介紹,“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是黨和政府的莊嚴承諾,也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具體體現。目前,國家學生資助政策共28項,2021年財政資金的投入超過2000億元,要把每一項政策、每一分錢都落在實處、發揮效用,各級學生資助管理部門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力求確保資助對象精準。首先,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建立了完善的學生資助管理信息系統,并且和民政部、原國務院扶貧辦(現國家鄉村振興局)、殘聯等有關部門實現數據共享。其次,把個人申請、同學評議、家訪、學生消費大數據等相關信息相結合,力求每一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能享受到資助,確保一個不少。
二是力求確保資助標準精準。因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困難程度是不一樣的,所以不能“一刀切”。為確保能滿足每一個同學的資助需求,各有關學校將學生消費大數據與同學評議、家訪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分檔確定資助標準。
三是力求發放時間精準。學生資助政策解決的是學生學費和生活費問題,所以及時發放非常重要。為了做到這一點,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采取多項措施:會同財政部督促各地及時撥付資助資金,同時督促各級各類學校及時發放,還通過信息系統監督各地的發放進度,對于不按時發放的第一時間進行督辦。
四是加強政策宣傳。任何一項好的政策要落實落細,都首先必須讓政策對象、讓全社會了解政策的內容。在政策宣傳方面,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將日常宣傳和重要節點宣傳相結合。全國層面,有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網站、中國學生資助微信公眾號,還有其他的公共媒體。學校層面,各級各類學校都在學校設有資助政策專欄,常年公布學生資助政策。針對各學段的重要節點開展宣傳,每一個學期開學,各級各類學校都通過不同的方式,有的給學生和家長發放資助政策“明白紙”,有的發放“資助政策卡”,讓學生和家長了解資助政策。每年高考前,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向學生發出“致高中畢業生的一封信”,在中考前,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向每一個初中畢業生發出“致初中畢業生的一封信”,介紹資助政策,提示學生如何申請辦理資助。
另外,從2021年開始,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全年開通了熱線電話,同時在暑期繼續聯合三家電信運營商向全社會發布學生資助公益短信。從多年的實踐來看,宣傳的效果很好,對資助政策落實落細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責任編輯:克迪爾亞·庫爾班 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