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
82歲爺爺千里送孫子入學 一家三代都是華中科技大學校友
祖孫三代校友同框:左五為爺爺,右三為姑媽,右一為黃思皓(拍攝于2022年春節)。
祖孫三代是華中科技大學校友!8月30日下午2時許,華中科技大學新生黃思皓,在父母和爺爺的注視下,走進校園。
18歲的廣東佛山男孩黃思皓,今年被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國際商務+英語專業錄取。他和華中科技大學有著極深的緣分,82歲的爺爺黃昭煊是該校1958級機械二系校友,81歲的奶奶何惠芬是1959級機械一系校友,49歲的姑媽黃冬是1990年考入同濟醫科大學(后合并進入華中科技大學)婦幼衛生專業,一家三代人都有華中科技大學人。
傳承精神,孫子報考華中科技大學
雖已是80多歲高齡,爺爺黃昭煊仍然精神矍鑠。這次陪著孫子來武漢報到,也順便看看久違的母校?!坝薪?0年沒來武漢了!”黃昭煊很是激動。在華中科技大學校門口,爺爺看到南一樓感慨地說,自己還在里面上過課。
和孫子在校門口合影時,黃昭煊說,以前門口就是關山工業區,有很多廠房,“變了變了,廠房如今都變成高樓大廈了!”
“校園里的變化也太大了,多了很多高樓,但很多東西也沒變,樹還是這么茂密,還能想起當年讀書的情景?!秉S昭煊說,當時自己在機械二系學熱加工,主要是機械鍛造等。每天早上6時許,學校廣播音樂響起,就起床到食堂吃早餐,開始一天的學習。晚上有時在階梯教室自習,有時去圖書館學習,一直到晚上10時許,學校廣播響起來,就回宿舍休息。
“當時條件比較艱苦,我們學習兢兢業業,因為你知識沒學好,走向社會完全不能工作??!”黃昭煊說,當時一間宿舍8名學生,大家有時晚上還一起探討關于鍛造的一些知識,“機械系當時是五年制,我們那一屆學生來自安徽、廣東、河南、廣西等地,其中安徽籍的學生最多?!?/p>
平時,爺爺也給黃思皓講起一些在母校學習的往事。讀初中時,黃思皓就聽爺爺奶奶提起華中科技大學,知道這是一所非常優秀、非常美麗的大學,“家里人都在這里讀書,我也要和他們一樣優秀?!贝撕?,他也把這所學校作為自己考大學的第一目標。
今年高考完,他出考場后就迫不及待給爺爺打電話:“我可能要和你做校友了!”黃思皓早有計劃要報考華中科技大學,他覺得自己這次考得還比較好,“想都沒想,就給爺爺黃昭煊打了電話?!?/p>
爺爺給孫子上“開學第一課”
好好學習報效祖國
爺爺是在喻家山下邂逅了自己的愛情。當時學校有為數不多的學生組織了網球隊,那時候打羽毛球的學生多,打網球的學生少。武漢市最好的網球場在中山公園。
“我網球打得還比較好,參加當時的高等學校網球比賽單打,還獲得個人第四名的成績?!秉S昭煊說,比自己小一歲,第二年入學的廣東女學生何惠芬,只要有空就來加油。后來,兩人就開始了戀愛。何惠芬是機械一系的,學習機床加工等?!半m然我們上課學習的內容有些不一樣,但我們有時也一起探討機械的一些原理?!?/p>
黃思皓的姑媽黃冬也是他的校友,是同濟醫科大學婦幼衛生專業?!斑@次姑媽也想來武漢看看,但由于工作,實在脫不開身?!秉S思皓說。
在華中科技大學校門口,爺爺拍拍孫子的肩膀,叮囑他要“好好學習,學成后報效祖國”,這是爺爺為孫子上的“開學第一課”。
報效祖國,也是在黃家代代相傳的精神。大學畢業時,爺爺黃昭煊被分配到北京市建筑材料機修廠工作,奶奶被分配到天津市磨床廠。幾年后,懷著回廣西建設家鄉的信念,黃昭煊帶著愛人離開大城市,一起支邊,回到廣西梧州市工作。
“爺爺奶奶還有姑媽都是勤勤懇懇,對待學習和工作非常認真?!秉S思皓說,爺爺退休前是廣西梧州市鑄造廠廠長,奶奶是廣西梧州市鄉鎮企業局總工程師,而姑媽目前在廣東省人民醫院南海分院婦幼保健科當醫生,“他們告訴我,華中科技大學的學生都很踏實,一步步腳踏實地,向理想努力,為生活奮斗,這個精神也一直在我們家代代傳承著,一直激勵著我?!?/p>
對黃思皓高考完填報志愿,爺爺雖然希望他報考華中科技大學,但仍然尊重他的選擇,“我們不會干涉,孫子有孫子的想法,就他感興趣的學校和專業填報?!?/p>
考進了華中科技大學,爺爺不忘叮囑黃思皓,“在大學要好好學習,潛心學習,不張揚?!?/p>
進入學校,黃思皓和家人擁抱分手。在志愿者帶領下,他逛了逛校園,忍不住笑起來,“校園真是太美太大了,我都逛暈了”。
對未來的規劃,黃思皓說,自己會牢記“校友爺爺”的叮囑,學習上穩扎穩打,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學成以后報效祖國。(記者陳曉彤 胡義華 通訊員高翔)
責任編輯:克迪爾亞·庫爾班 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