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部關于基層建設的教育片,講的是某飛行大隊參加演習失利后,堅持從黨支部建設上找原因、抓整改、促提高的經歷??春笠松钏?、發人深省。
片中提及的某大隊是底蘊深厚的飛行大隊,官兵飛行技術非常過硬。演習失利表面上是戰術戰法失誤的問題,實質上是因為黨支部書記、教導員離任后,大隊黨支部建設出現了問題。執行任務時,黨支部沒有開會進行研究準備,也沒有發動官兵集思廣益;演習結束復盤時,用指責代替了批評,根本沒有起到鍛煉黨性、齊心整改的作用。
對于一個基層單位來講,戰斗力水平高不高,取決于黨組織建設強不強?,F實中個別單位不注重強化組織力,日常工作靠個別領導去抓去管,重大任務靠少數骨干頂著扛著。殊不知,團隊里個人能力再強、水平再高,如果不能凝聚在一起、團結在一塊,也是完不成重要任務、經不住重大考驗的。我們常說要查找問題背后的問題、原因背后的原因、教訓背后的教訓,這“背后”到底在哪里?其實就是黨組織建設。比如,在班子內部,除了正副書記外,其他委員的作用發揮很有限,雖能分管一攤,但主動“分擔”意識不強,在參與全面領導、集體決策上做得不夠。這樣一來,正副書記抓工作就算很上心、很用力,也很難抓得過來。只有從黨組織建設抓起強起,才是解決問題的治本之策。
加強黨組織建設,不只是彰顯個人能力、挖掘個人潛能,更在于發揮集體合力、增強整體效能,攥指成拳才能實現“1+1>2”的效果。開展工作時,正副書記要密切配合、形成默契,遇事多溝通、多商量;其他班子成員要有較強的參與集體領導的意識和能力,各司其職、分工協作。干部骨干作為中堅力量,處在工作最末端、任務最前沿,且與廣大官兵距離最近、接觸最多,除了要按崗位職責開展好工作、按支部決議完成好任務外,也要及時向支部匯報情況、提供信息、反映問題、提出建議。黨組織還要鼓勵引導每名官兵發揮好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自覺當好基層建設的主人。